Last Updated on 2022-03-13 by

其實生命教育有很多種樣貌,經歷了生、老、病、死,就好像走過一段段旅程,遇到各式各樣的人、經歷了許多不一樣人生風景,有歡笑,但當然也有難過、不捨。MindDuo精選以下10本生命教育的繪本,用不同的生命教育故事、不同的感悟,從閱讀開始,父母可以帶領孩子去學習希培養思考、去學習尊重生命,面對生命中的挑戰,更提醒每個人當下的可貴。

生命教育的概念

生命教育是探索生命根本的重要基礎,為了追尋人生的意義以及豐富生命的內涵。相較於人才養成、學科教育,生命教育更重視素養的栽培,是全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藉由反思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學會尊重生命,進而達到創造和諧社會,為個人實踐自我重要的過程。

生命教育課綱的核心素養

生命教育被視為當前教育的一大重點,在108課綱中也將生命教育劃分為五大範疇核心素養,並在這些分類範疇下提供了教育的指引:

  • 「哲學思考」
  • 「人學探索」
  • 「終極關懷」
  • 「價值思辨」
  • 「靈性修養」

結合上述五大核心素養,課綱將每個規劃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應該認識的議題以及知識:

議題學習主題議題實質內涵
國民小學國民中學高級中等學校
哲學思考探討生活議題,培養思考的適當情意與態度。思考生活、學校與社區的公共議題,培養與他人理性溝通的素養。思辨生活、學校、社區、社會與國際各項議題,培養客觀分析及同理傾聽的素養。
人學探索理解人的身體與心理面向。

理解人是會思考、有情緒、能進行自主決定的個體。

探討完整的人的各個面向,包括身體與心理、理性與感性、自由與命定、境遇與嚮往,理解人的主體能動性,培養適切的自我觀。看重人皆具有的主體尊嚴與內在價值,覺察自我與他人在自我認同上的可能差異,尊重每一個人的獨特性。
終極關懷
  • 觀察日常生活中生老病死的現象,思考生命的價值。
  • 探索快樂與幸福的異同。
  • 反思生老病死與人生無常的現象,探索人生的目的、價值與意義。
  • 分析快樂、幸福與生命意義之間的關係。
  • 發展人生哲學、生死學的基本素養,探索宗教與終極關懷的關係,深化個人的終極信念。
  • 思考人類福祉、生命意義、幸福、道德與至善的整體脈絡。
價值思辨從日常生活中培養道德感以及美感,練習做出道德判斷以及審美判斷,分辨事實和價值的不同。覺察生活中的各種迷思,在生活作息、健康促進、飲食運動、休閒娛樂、人我關係等課題上進行價值思辨,尋求解決之道。覺察生活與公共事務中的各種迷思,在有關道德、美感、健康、社會、經濟、政治與國際等領域具爭議性的議題上進行價值思辨,尋求解決之道。
靈性修養發展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及主動去愛的能力,察覺自己從他者接受的各種幫助,培養感恩之心。
  • 察覺知性與感性的衝突,尋求知、情、意、行統整之途徑。
  • 面對並超越人生的各種挫折與苦難,探討促進全人健康與幸福的方法。
  • 覺察人之有限與無限,體會人自我超越、追求真理、愛與被愛的靈性本質。
  • 培養在日常生活中提升靈性的各種途徑,如熱愛真理、擇善固執、超越小我、服務利他。

更多消息關於生命教育課程與概念可以參考教育部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

在天堂的親人聽的到嗎:《寄往天堂的包裹》

在天堂的親人聽的到嗎:《寄往天堂的包裹》

書名寄往天堂的包裹
適合年齡3~5歲親子共讀6歲以上也可自行閱讀
有無注音
適合哪種孩子對生命意義尚懵懂的孩子
本書特色藉郵差送信,來假託牽掛逝者的生命議題
能學到什麼學習生與死的意義,也學習如何永懷親人
同場加映《老鼠郵差來了》
購買連結博客來☜ 現正79折!

誠品☜ 現正79折!

金石堂☜ 現正79折!

死亡並不可怕,但我們該如何談論死亡?當至親過世時,有一種很常聽到、向小孩解釋的說法是「他到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了。」確實,過世在很多方面來說,的確很像遠行一樣——我們看不到、摸不著這個人,跟他似乎多了一段遙遠的距離。而且,就像遠行一樣,我們會想著對方,試著透過不同的方式,想把訊息傳到遙遠的彼端(在許多文化中,這也都流變成不同的民俗儀式,像天燈或是水燈那般)。

距離雖遠,但存在著距離的反面,似乎也暗示著只要努力便可觸及。本書描寫著「無法投遞郵件部」的王牌郵差尚恩,帶著一件收件者寫著「在天國的爸爸」的包裹,如何完成艱難的投遞任務。這本書帶來的生命教育是兩面的:一方面是用距離來比喻死亡,帶孩子瞭解離別的意義;另一方面則是讓孩子相信,相信距離是可以靠信念所弭平的。

延伸閱讀:【和孩子探討生命的意義】《獾的禮物》

延伸閱讀:《你很特別》- 獻給自己與孩子,最溫暖的提醒與生命告白

動物主人公的生命教育故事:《雲上的阿里》

動物主人公的生命教育故事:雲上的阿里

書名《雲上的阿里》
作者城井文
適合年齡學齡前
有無注音
本書特色用綿羊阿里的故事,給父母與孩子最真誠的對話
購買連結博客來現正79折!

誠品現正79折!

三民現正79折!

借書連結台北市立圖書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台中市立圖書館

台南市立圖書館

高雄市立圖書館

當如果有一天,我們先離開了我們親愛的父母,那會發生什麼事呢?這本生命教育繪本故事,從動物主人公的角度出發,探討這項議題。

小綿羊阿里已經前往在天堂的路上,然而阿里媽媽在房間裡不斷思念著他。在隊伍中,阿里想盡辦法想要回家抱抱媽媽,然而卻也忘了媽媽也看不到他了,究竟要怎麼辦呢?

作者用輕鬆可愛的插畫,來談論這個大家難以開口的生命教育議題對許多家長而言,談論離開總是令人難以承受,但書中用可愛的圖案、溫馨的色調和文字讓整個故事溫暖起來,提醒了大家即便會分離,但心中對家人的那份愛會一直在心中,帶領我們繼續向前。

YouTube:雲上的阿里音樂動畫錄影帶(2015年發行)

 延伸閱讀:認識大自然生命的奧妙-森林小樹的故事

面對離別的生命教育:《可以哭,但不要太傷心》

面對離別的生命教育:《可以哭,但不要太傷心》

書名《可以哭,但不要太傷心》
作者內田麟太郎 文 ; 高巢和美 繪
適合年齡小學
有無注音
本書特色用爺爺留給孫子的話語中,說出一段動人故事
購買連結博客來現正7折!

誠品

三民現正7折!

借書連結台北市立圖書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

台南市立圖書館

高雄市立圖書館

這是一本溫柔的生命教育繪本作者透過過世爺爺的獨白,一字一句道出了爺爺對孫子的愛與關懷,更藉由此點醒了在悲傷中的大家,可以哭,但不要太傷心。

對於許多孩子第一次認識死亡的時候,面對突如其來的訣別,往往會措手不及,情緒也難以宣洩,但是透過書中,以溫暖又輕柔的語調,給我們了不同的思考角度,知道離別、與死亡,都是下一代交疊的其中一環; 允許難過、哭泣,是因為分開的痛是難免的,最後也提醒著生命教育的真諦,生命會持續運轉、時間也會讓人遺忘,但那份想念會永遠都在的。

 

生命中,離別不僅是悲傷:《爺爺的天堂島》

生命中,離別不僅是悲傷:《爺爺的天堂島》

書名《爺爺的天堂島》
作者班傑‧戴維斯
適合年齡3歲以上
有無注音
本書特色與最親愛的人完成最後的旅程,用不同的角度看待摯愛的離去
購買連結博客來現正75折!

誠品

三民現正79折!

借書連結台北市立圖書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台中市立圖書館

台南市立圖書館

高雄市立圖書館

對於許多人來說,死亡往往是個禁忌的話題,對孩子而言,又是更令人抽象。但它卻是人生的必走的旅程。如果可以不單把死亡與悲傷串在一起,而是用一個全新的角度,說不定或許可以更坦然面對離去,並更珍惜擁有的當下。

作者用迷人的比喻,將天堂當作度假勝地,讀者就像書中的男孩一樣,跟著爺爺的帶領,用一個不一樣的視野去看待爺爺的離去。最後即便小男孩,只能自己一個人搭船回去,但也從中更勇敢的面對離別與接下來的生活,相信無論大人或小孩,都可以從中對生命中的最後一段旅程有更不一樣的啟發。

 

撫平離別後的心:《小男孩與大猩猩》

撫平離別後的心:《小男孩與大猩猩》

書名《小男孩與大猩猩》
作者Jackie Azúa Kramer
適合年齡3歲以上
有無注音
本書特色大猩猩最動人溫暖的陪伴,撫平每個失去摯愛的心
購買連結博客來現正9折!

誠品 現正9折!

三民現正9折!

借書連結台中市立圖書館

「人為什麼會死掉?」是生命教育議題中往往被問到的問題,對於死亡、離去,孩子往往有許多疑問、與感受卻難以表達,或是常常被大人以一句「長大就知道了」來迴避,卻忽略了孩子的想法與情緒。

此本繪本帶著讀者,透過大猩猩一步步引導以真誠肯定的話語和溫暖的陪伴,帶著孩子去認識死亡,也幫助與其他人重新建立起連結。看著一來一往的對話中,不再對死亡有未知的恐懼與不安,反而會更堅強面對,就如大猩猩一樣。

 

經典生命教育繪本:《爺爺的天堂筆記本》

經典生命教育繪本:《爺爺的天堂筆記本》

書名《爺爺的天堂筆記本》
作者吉竹伸介
適合年齡學齡兒童,6-8歲
有無注音
本書特色用幽默的角度,帶著讀者去探討生命中的議題
購買連結博客來現正79折!

誠品現正79折!

三民現正79折!

借書連結台北市立圖書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

台中市立圖書館

台南市立圖書館

高雄市立圖書館

某天,男孩在床底下,發現了一本比筆記本,翻開一看,裡面寫著滿滿對於之後去天堂的各種東西,無論是需要帶什麼、會發生什麼事,甚至會投胎有什麼,滿滿的清單與筆記,讓小男孩對於死亡不再那麼害怕與恐懼。

翻開書本,可以發現作者利用很不一樣的角度帶領讀者認識死亡,無論是從繪畫風格、內容文字,跳脫已往死亡都用更沉重的語氣來敘述,反而用一個更正向積極的方式去面對。像是最後,男孩決定開始寫下他的計畫,畢竟與其擔心未來的死亡,不如好好的去面對當下,珍惜現有的時間。透過作者幽默正向的引導,相信無論大人或小孩都能獲得滿滿能量。

延伸閱讀死掉之後 該怎麼辦呢?《爺爺的天堂筆記本》

 

以上介紹的五本繪本,帶著讀者去用不同角度去探討生命的議題,也給讀者留下不同的問題去思考與反思,像是如何去面對離別、如何用正向積極的角度思考死亡。這些問題下,也更提醒我們要去把握時間、珍惜與身旁的人的相處機會,讓面對死亡不再畏懼,而是更積極活在當下。

除了探討生命意義的生命教育繪本外,108課綱將生命教育融入到課程之中,提出生命教育的五大核心素養:終極關懷、價值思辨、靈性修養、思考素養、人學探索,為的是希望孩子能過培養思考、探索與分析的能力,積極地去面對並解決生命中的各種挑戰,以下4本繪本能幫助孩子藉由關懷與尊重生命,培養良好的生命教育觀念素養。

學習尊重生命的第一課:《原來大家都不一樣》

學習尊重生命的第一課:《原來大家都不一樣》

書名原來大家都不一樣(4冊1套,附注音&插圖)
作者哲學新媒體、公羊兄(朱生亦)、蘇子媖/小英
適合年齡低年級以上
有無注音
本書特色團體生活讓孩子去探索與認識自我、學會欣賞每個人的不一樣,並透過溝通與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係
購買連結博客來現正75折!
三民網路書店 

「什麼是學校?為什麼要去學校?學校跟我們家有什麼不一樣?」小女孩問。

 

小女孩芭蒂要去讀小學了,她對學校充滿著期待與好奇,開學後的芭蒂在學校結交到一群好朋友,她第一次知道,原來大家不只長得不一樣,連想法也都不同。一場多數人都覺得不公平的單槓比賽,讓和氣融融的大家吵架了,究竟團體生活中遇到了與自己意見不合的狀況,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好呢?

 

「如果我的手臂跟陳立達一樣強壯,在單槓比賽時會贏嗎?如果我跟王筱瑩一樣嬌小,我會是躲貓貓冠軍嗎?大家厲害的地方都不一樣,為什麼有人會覺得不公平?」本書透過芭蒂接連不斷的問題,引導孩子去思考自我與同儕之間的差異,更引用了莊子與惠子經典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例子,帶出本書的主軸—「對話是尋找答案的開始」。所以在故事的最後,芭蒂學會了通過對話,去理解與尊重別人的感受與想法,成功地化解了朋友們的爭端。

 

小故事大道理:《喜歡就可以帶回家嗎?》

小故事大道理:《喜歡就可以帶回家嗎?》

書名喜歡就可以帶回家嗎?(4冊1套,附注音&插圖)
作者哲學新媒體、公羊兄(朱生亦)、蘇子媖/小英
適合年齡低年級以上
有無注音
本書特色以有趣的蝸牛牛仔故事,從一步步的思考推理中,帶孩子學會分辨東西屬於誰,擁有愛惜自己的物品,並尊重他人物權的能力
購買連結博客來現正75折!
三民網路書店 

陳立達想帶學校的蝸牛回家養,但其他同學都認為蝸牛屬於學校公物,是不能夠隨意帶回家的。到底什麼是公物、什麼不是公物?看到喜歡的東西,是不是都可以直接拿走呢?

 

這一天,學校老師舉辦了一個『蒐集寶貝』的遊戲,讓每一個小朋友帶來自己最寶貝的物品,用交換、談判的方式,保護自己的寶貝不被拿走。立達小心翼翼地拿出一顆乾淨又漂亮的黑色大蝸牛殼。然而,因為別組的小朋友將蝸牛殼誤認為漂亮的貝殼,所以想要與立達交換拿走蝸牛殼,究竟立達該如何守護自己珍愛的寶貝呢?

 

故事透過一個簡單的小遊戲,先引導孩子去思考,如果沒有經過自己的同意,就被別人拿走自己寶貝的東西,是什麼感覺?而對自己來說很寶貝的東西,是否對其他人來說也是一樣的有意義?再透過立達想將學校的蝸牛帶回去養的想法,由老師說出「公物」的意義,並帶領孩子們在教室旁的花圃蓋一間蝸牛牧場,一起守護這些在學校安居的蝸牛,學習成為一個負責任的蝸牛牛仔!

 

群育也是生命教育的一部份:為什麼要「合作」?

為什麼要「合作」?

書名為什麼要「合作」?(4冊1套,附注音&插圖)
作者哲學新媒體、公羊兄(朱生亦)、蘇子媖/小英
適合年齡低年級以上
有無注音
本書特色帶著孩子探索自我的優缺點,並學會運用自己的長處幫助朋友,培養榮譽感與團隊合作的精神
購買連結博客來現正75折!
三民網路書店 

飛毛腿明利很喜歡也很擅長跑步,卻因為受傷沒辦法練習,他很擔心不能在運動會上拿下好成績。與之相反,陳立達不擅長跑步,又突然在練習的過程中暈倒了,因此,立達萌生棄賽的想法,面對這樣的棄賽危機,明利他們能夠透過團隊合作,順利成功拿下最後優勝嗎?

 

康復後的明利不僅抓緊時間追上與同學們的落差,更帶著立達一起,每天認真地練習跑步,最後拿下了全年級第一的殊榮,不僅如此,明利還運用了自己的能力幫助大家,帶領班級贏得了最後的團體競賽,他覺得這真的比自己得到冠軍還開心!

 

學校運動會是一場緊張刺激的比賽,更是一項既包含個人榮譽,又有團體競賽的盛大活動,透過這個故事,家長們其實可以問問孩子對於團隊活動的態度是什麼呢?是因為榮譽感,所以想盡全力幫助大家獲得勝利,還是因為不想讓自己的短處顯現,所以害怕參與團體競賽呢?爸爸媽媽不妨利用本書中「思考的孩子想一想」單元,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去探索並面對自己的優缺點,同時建立起孩子的團隊合作與運動家精神。

 

從生命教育學習感謝的意義:為什麼要感謝別人?

為什麼要感謝別人?

書名為什麼要感謝別人?(4冊1套,附注音&插圖)
作者哲學新媒體、公羊兄(朱生亦)、蘇子媖/小英
適合年齡低年級以上
有無注音
本書特色透過模仿媽媽懷孕的過程,讓孩子擁有一顆懂得感恩與同理他人的心,更建立珍惜每一個生命的心意
購買連結博客來現正75折!
三民網路書店 

某一堂課上,老師請同學在肚子綁上水球,體驗媽媽懷孕的辛苦,然而,為何明利再次回到教室時,綁在肚子上的七顆水球都破了呢?這時一位神秘的的老婆婆卻推著嬰兒車出現在教室裡,嬰兒車中有可愛的黃色小雞和雞蛋,究竟這位老婆婆是誰?與今天這一堂特別的課程又有什麼關係呢?

 

芭蒂發現今天身上懷著好幾顆水球的同學們,動作都變得小心翼翼,甚至還有人會用手扶著肚子,她突然想知道:「如果懷孕的媽媽在路上遇到危險,她會因為要保護肚子裡的寶寶跑得慢一點,還是會跑快一點逃離危險呢?」為了驗證芭蒂的實驗,明利抱著肚子上的七顆水球飛快地跑給立達追,因為肢體上的不便,加上急切想逃離危險的心,這場試驗以明利的七顆水球無一倖存為代價結束了…

 

「你們自己親手寫上名字的水球,代表獨一無二的生命。消逝的生命不會再出現,也無法恢復原狀,這是我們都該學到的事。」故事中,老師透過模仿媽媽懷孕的一天,讓孩子們親身體驗媽媽懷孕時的辛苦,並理解生命的獨一無二與珍貴,再透過校長婆婆帶來的小雞與待孵化的雞蛋,教會孩子們獲得新生的喜悅,以及守護生命的那一份心意。

延伸閱讀:感恩節故事,讓孩子學習感恩與知足《感恩節繪本書單》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