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以可愛鮮明的畫風及有趣的故事來探討如書名的主題:「被罵了,怎麼辦」。故事以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召開一場兒童會議開始,兒童會議的主題訂定為「惹大人生氣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參與會議的小朋友們都像大人一樣有模有樣的提出自己的意見及看法。本書也相當適合親子共讀,大讀者在帶著小讀者閱讀的同時,也可以教導小讀者犯錯時該怎麼辦?被罵的時候該怎麼辦?能夠有效幫助親子間的溝通,並且化解親子衝突!
分離焦慮的定義是指當孩子離開主要照顧者或依賴的親人時,就算只是離開一下子,都會出現「擔心自己被拋棄」等不現實又持續性的心理。分離焦慮會讓孩子出現不安、鬧情緒、哭鬧不停、作跟分離相關的噩夢,幼兒分離焦慮好發的年齡在三歲以下。父母該如何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症狀?MindDuo在這篇文章會帶爸爸媽媽認識分離焦慮的成因,並整理了10個好方法來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症狀!
在台灣,每5分鐘就有一件家暴事件發生,一年有15萬個孩子在傷痛中長大,如何避免家暴、保護受虐兒童成為現在社會關注的問題之一。父母或孩子都會有失控的時候,這時要練習擁抱問題,在適當的對話中,溝通出一個適合雙方的策略。以下的五本精選繪本,除了要帶孩子認識自身權利,還要勇敢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的情緒管理是父母最頭痛的課題。有些父母會擔心孩子是否容易出現情緒管理障礙行為導致人際關係不良。其實,人人都有情緒,但要如何自我克制突然其來的憤怒、焦躁或是不安等負面情緒,將會是孩子在學校乃至出社會職場上重要的課題。
我們都知道情緒很重要,但情緒這麼抽象,該如何引導孩子面對呢?討論這個問題前,不妨先思考一下「為什麼我們會有情緒?」其實,情緒的產生是為了賦予事件價值,而我們會根據這些價值,做出不同的決定。比如說,當孩子吃到好吃的食物時,會產生開心的情緒。而開心的情緒,就會賦予這個食物讓我愉悅的價值,因此孩子就會依照這個價值,做出決定:「我還要!」如果放任「我還要!」的決定不管,孩子就有可能被「追求慾望滿足」牽著走!
當親子都處在情緒失控的邊緣,冷落孩子的「暫時隔離法」可能會讓孩子陷入恐懼的負面情緒,進而引發一系列不良行為,更甚至耗損親子關係!其實,情緒指導的正確教養方法,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與陪伴,才能削弱孩子無理取鬧、崩潰大哭等情緒失控的情況,更重要的是,若想教會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只有在他們情緒崩潰之前才有效!
在家庭中,父母很少主動與孩子談論關於「死亡」的生命議題,因為沉重、因為敏感、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啟齒,每個人都不希望生死離別的憾事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但終有一天,不論是誰,都會面臨到這堂人生的必修課。如何帶孩子溫柔的認識、面對死亡呢?一起到《爺爺的天堂筆記本》找尋生命的答案吧!
寓教於樂更好的方法,是寓無聊的說理於有趣的品德教育繪本當中!MindDuo親子共讀介紹四本有趣的禮貌繪本,讓孩子變得愛清潔、有禮貌,人人見了都喜愛!這幾本繪本分別透過不同的故事,描述不同的壞習慣是帶來怎麼樣的結果,以及改掉壞習慣對於和親人、和朋友的相處,是多麼重要也是多麼地美好。
本書總銷量已突破120萬本,更被日本圖書館協會列為選定圖書。作者瀨名惠子相當懂得利用繪畫,來表達幼兒的心理,取材也大多源自於自身的育兒經驗。本書所描寫的幼兒分離焦慮也是小小孩,以及爸爸媽媽必定會遭遇的議題——透過簡約的文字,以及能引發共感的逗趣插圖,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小孩一同認識,並接受長大過程中的不同心情。
想必許多爸媽都很煩惱該如何教導孩子情緒管理,這次MindDuo推薦由親子天下出版的《我的感覺》系列繪本,書中有條理地描寫孩童常見的八種情緒,提出抒發方法,適合做為父母陪伴孩子認識情緒的認知教材。繪本以具體事件與生動圖像來幫助他們理解自己情緒感受的來龍去脈,讓情緒辨識、情緒表達和情緒調節不再是難事!
BenQ WIT 檯燈 與我們聯絡 © 2018 BenQ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114內湖區基湖路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