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孩子開始牙牙學語,到了學習新知的年紀,新手爸媽們不免意識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緊張地上網搜尋教育權威專欄以及向身邊親戚朋友諮詢經驗,相信此時在眼前曝光最多次的字眼無非是「親子共讀」,但何謂親子共讀的核心價值?是不是只要隨手拿本書唸給孩子聽就好?好的「親子共讀文章」該具備什麼要素? 適合幼兒教育的「親子共讀繪本」又該選哪種? 各種碎片化的資訊反而讓更多父母彷彿霧裡看花,不明所矣。不過現在不用煩惱啦!MindDuo親子共讀以4W1H作為構面,彙整長達萬字的完整教戰手冊,內容包括定義探討、親子共讀的好處、共讀的適當時機、環境打造和親子共讀方法,帶領爸爸媽媽從零到一建立起正確的親子共讀觀念。
「讀完書不等於讀懂書」,閱讀素養能幫孩子利用資訊「讀懂」書。閱讀素養是這世代孩子的必備能力,近年跨領域、線上學習興起,要先有閱讀能力才能學習知識,更凸顯其重要性。Mindduo提供家長4招簡單具體、幫助孩子提升閱讀素養的閱讀技巧,可在親子共讀時實行,讓孩子透過閱讀融合知識、能力、態度,因應未來多變挑戰。
近年來,電子產品的普及讓許多人越來越不願意買書本,這樣的情形也體現在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上。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傾向使用電子書,與孩子共讀而非使用實體書。有些人認為電子書既環保又方便,薄薄的平板裡可以放上幾千幾萬本書,非常符合效率;但有些人認為實體書本還是有其存在的必要,不能因為電子書較為方便而全盤放棄實體書。究竟,使用電子書會對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造成甚麼影響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吧!
閱讀,本來就是一項需要長期培養才會有所提升的能力;或者甚至應該說,大多數的專業能力都是如此。不少家長抱著一番好意、一番期許,想要為孩子將來的閱讀能力打基礎,於是滿腔熱血的想要進行親子共讀,嘗試了幾個月之後,覺得孩子好像不喜歡、做起來也沒什麼幹勁、重點是也沒看到什麼收穫,就想早早放棄。
雖然現今在親子教育上,許多人強烈鼓勵家長進行親子共讀,然而還是有部分家長對此抱持半信半疑的態度:「孩子又還聽不懂,幹嘛這麼急?」其實會出現這樣的質疑是合乎情理的,畢竟不是每個家長都有那麼多的時間可以投入親子共讀,投入之後也不像一般的理財規劃投資一樣,是賺是賠一翻兩瞪眼,更多的情況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有用,也有人說沒用;進而導致科學研究雖然告訴大家親子共讀有效,卻難以引起家長們極大的興趣。不過大多數的家長,大致都認同「語感」的培養是很重要的,那我們就從這個面向去理解吧!
「對話式閱讀」是最近無論是在學校教學現場、或是家中的親子教育,都不斷的被提及的一個關鍵詞。採用對話式閱讀方式,就可以藉由互動的基礎,增進親子共讀成效、同時也可以從互動過程中雙方的反應看出孩子與家長本身的閱讀素養等級,進而持續調整合適的策略,讓培養閱讀習慣的過程充滿趣味,不再如孩子想像的那樣枯燥乏味。
夜晚睡前,開盞溫暖的燈,將孩子抱在腿上,共同注視著手上的繪本,在他耳邊輕聲為他朗讀,沉浸於可愛、童趣的故事情節時,一邊親密地擁抱孩子,回答他對於故事的疑問。在一頁又一頁的翻閱過程中,不僅讓孩子培養閱讀的習慣和興趣、提升孩子的識字能力以及對事物的理解程度,更能夠增加親子之間互動的時間,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
學者和媒體經常強調「國家未來主人翁」的發展,社會氛圍開始正視親子共讀的重要性,其實父母的陪伴與從小培養的良好閱讀習慣有著深遠的影響。那麼,到底要怎麼開始呢?相信只要掌握MindDuo文章內整理的兩大心法,不僅可以讓親子共讀更簡單,也能讓爸媽和孩子在閱讀的世界裡,互相進步及成長。
相信不少家長都曾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一股腦的看到別人推薦的童書,於是就跟著一頭熱的買了一堆,甚至連怎麼陪孩子念書、幫孩子講故事都已經想好,最後卻發現根本沒有時間好好陪孩子共讀,於是花了大把鈔票買來的精緻童書,最後只能放著長灰塵或是送給親友。
然而,真的是因為太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一起讀書嗎?其實有時候孩子需要的除了專注、紮實的念完一本書之外,更多的是感受到家長的關心與疼愛,甚至只要善用零碎時間,每天花幾分鐘陪孩子閱讀,就能夠讓親子都感受到共讀的效果!
人手一機的時代,到底該不該讓孩子接觸3C產品?讓MindDuo來告訴你3C產品學習的兩大關鍵,使你的孩子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擁有良好的數位收視概念,又能保持身體健康及動作協調性。只要適時、適量,並掌握文中的大原則,相信在孩子健康成長的同時,也能快樂學習。
BenQ WIT 檯燈 與我們聯絡 © 2018 BenQ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114內湖區基湖路16號